a1500631
本書最主要的目的,就是讓創造藍海變成一種可重複的有系統步驟,並協助改變企業運作的型態。

注:未知的市場空間,何嘗不是"從0到1"裡頭說的"秘密"?

  • 紅海代表所有現存產業,也是已知的市場空間;藍海意指所有目前看不到的產業,是未知的市場空間。
  •  藍海無所不在
    • 想在競爭中求勝,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只顧著打敗對手;要在未來贏得勝利,企業必須停止競爭。
    • 大部分的藍海是在紅海中擴展現有產業邊界而創造出來;由於藍海的遊戲規則尚未成形,因此無從競爭。
    • 市場已經過度擁擠,因此不論經濟景氣或衰退,品牌特色的建立化愈來愈困難。
    • 研究藍海如何開發並維特優異績效的正確分析單位,不是公司或企業,而是"策略行動"(strategic move)。
    • 價值創新"(value innovation)是聚焦於為顧客和公司創價值躍進(leap of value),進而開啟無人競爭的市場空間,正是藍海策略的基石。
    • 企圖創造藍海的人,是同時追求差異化和低成本;這種觀念能打破"價值/成本"抵換原則,開拓出新市場空間。
  • 藍海策略的八項原則:
    • 擬定原則
      • 重建市場邊界(減少搜尋風險search risk)
      • 聚焦願景而非數字(減少計畫風險planning risk)
      • 超越現有需求(減少規模風險scale risk)
      • 建立正確策略次序(減少經營模式風險business model risk)
    • 執行原則
      • 克服重大組織障礙(減少組織風險organizational risk)
      • 結合策略與執行(減少管理風險management risk)
      • 讓策略主張一致化(減少持久性風險sustainability risk)
      • 更新藍海(減少更新風險renewal risk)
  • 策略草圖(strategy canvas)
    • 提供診斷及行動架構
    • 掌握已知市場空間的競爭態勢,讓你了解當前市場的競爭重點,業者目前在產品,服務與供應方面的競爭因素,以及顧客從市場的現有競爭中得到什麼。
    • 價值曲線是策略草圖的基本元素,也是用圖形描繪一家公司在該行業中各種競爭因素的相對表現。
    • 價值曲線重疊:紅海企業
    • 價值曲線過高:事倍功半
  • 一旦把策略焦點轉移到另類選擇,你會對如何重新定義產業問題有了全新認識,並藉此重建買方價值。
  • 四項行動架構(four actions framework)
    • 消去(eliminate):哪些產業內習以為常的因素應予消除?
    • 降低(reduce):哪些因素應降低至遠低於產業標準?
    • 提昇(raise):哪些因素應拉高到遠超過產業的標準?
    • 創造(create):應創造哪些產業從未提供的因素?
  • 前兩個問題讓你體認到該如何改變成本結構,才不會受到競爭纏鬥的影響。後面兩個問題有助於思考如何提昇買方價值及創造新需求。
  • 能夠發揮作用的藍海策略,應有三種互補特質:焦點明確,獨樹一幟,畫龍點睛的標語。
  • 為了創新價值,企業不能光注意哪些因素需要提升,創造,還必須決定哪些應消除或降低,才能與同業區隔。
  • 重建市場邊界
    • 六大途徑架構(six paths framework):六種重建市場邊界的基本途徑
    • 途徑一:跨足另類產業
      • 另類(alternative)遠比替代(substitute)廣泛;"另類"還包括了功能形式不同,但目的相同的產品或服務。
      • 價值創新的機會往往來自各種另類產業的相鄰空間,然而專業期刊,商展,消費者評鑑報告卻常強化各產業間的壁壘。
      • 你的產業有哪些另類選擇?顧客對這些選擇進行取拾的原因何在?只要全心加強顧客據以對各種另類行業做選擇的重要因,並消去或減少其他變數,你也可以創造出新的市場空間並開發藍海。
    • 途徑二:探討策略群組
      • 所謂策略群組,是指在產業中採行相同策略的公司;通常根據"價格"和"績效"劃分。
      • 你的產業有哪些策略群組?顧客決定他要"講究"還是"將就"的因素是什麼?
    • 途徑三:破解顧客鏈
      • 直接或間接牽涉購買決策的,往往是一條顧客鏈;包括採購者,使用者,影響者。
      • 每個行業都會認定某些人應該成為鎖定的顧客群。公司只要對這些傳統定義提出質疑,經常能夠看到開啟全新價值的途徑。
      • 你那一行顧客鏈是什麼樣子?這個產業通常鎖定哪一個顧客群組?如果轉變產業的顧客群,可以用什麼方式開啟新的價值?
    • 途徑四:互補產品與服務
      • 互補產品和服務經常隱藏著尚待開發的價值;關鍵在於,應如何定義買方選擇產品或服務時,心中期待的整體解決方案。
      • 你的產品或服務的整個使用流程如何?在使用之前,使用過程,使用過後有哪些情況?你能否指出痛點所在?如何經由互補產品或服務消除這些麻煩?
    • 途徑五:理性訴求vs感性訴求
      • 功能定位的產業如果增加產品的感性因素,往往能夠為原有商品注入新生,刺激新的需求。
      • 你的產業競爭是依據功能訴求還是感性訴求?如果根據感性訴求,你可以消除哪些因素,使它走向功能定位?如果你的根據功能一較高下,你還能增加哪些因素,將它推向感性定位?
    • 途徑六:看見未來趨勢
      • 我們談的不是預測未來,因為未來是不可能預知的。相反的,我們是指從當前觀察到的趨勢發掘商業契機。
      • 有哪些趨勢很可能對你的行業造成衝擊,無法扭轉,而且正以明確軌跡演進?這些趨勢會如何衝擊你的行業?面對這種情勢,你可以用什麼方式為顧客開啟前所未有的用途?
  • 聚焦願景而非數字
    • 藍海策略的第二個原則:聚焦願景而非數字。計畫風險可因此減少,只要遵循策略草圖就能發展明確策略。
    • 視覺化策略的四個步驟:眼見為憑,觀察入微,策略比稿,視覺溝通
    • 步驟一:眼見為憑
      • 描繪出自己目前的策略框架,把本身業務與競爭對手比較
      • 看看你的策略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變
    • 步驟二:觀察入微
      • 實地探討創造藍色海洋的六個途徑
      • 觀察另類產品和服務的獨特優勢
      • 看看你有哪些因素應該消除,創造或改變
    • 步驟三:策略比稿
      • 根據實地觀察的心得,描繪"未來"策略框架
      • 對擬定的替代策略框架,向顧客,競爭對手的顧客和非顧客尋求意見
      • 根據這些回饋,擬定最好的未來策略
    • 步驟四:視覺溝通
      • 在一張紙上把以前和未來的策略組合描繪出來,顯示兩者的明確差別,並分發給員工參考
      • 只支持能讓公司縮小差距,以實驗新策略的計畫和作業行動
    • 許多企業主管承認,追求藍海要靠領導人的決心,甚至是眼前出現嚴重危機,變革才可望落實。
    • 偉大的策略眼光,來自實地了解作業情況,並向現有競爭疆界挑戰的結果。
    • 我們舉出的創造藍海的公司,都是本行的先驅。它們未必發長出新的科技,只是把它們向顧客提供的價值推向新的疆界。
    • 如果現行業務和預計業務絕大多數是安定者,公司未來的成長曲線就很低,而且常深陷於紅海競爭,必須推動價值創新。
  • 超越現有需求
    • 企業不能再專注於顧客的差異性,而是要奠基於顧客價值的強大共通性(commonality),才能開發出新顧客群。
    • 三個層次的非顧客
      • 第一層:"即將成為"非顧客(soon-to-be-noncustomer),位於你的市場邊緣,隨時準備離去。
      • 第二層:"態度抗拒"的非顧客(refusing noncustomer),刻意不選擇你的市場。
      • 第三層,"未經開發"的非顧客(unexplored noncustomer),位於遠離你的市場以外的其他市場。
    • 第一層非顧客是將就使用現有市場產品。要是有更好的替代品,他們會立即轉向。
    • 即將成為非顧客的人如果增加,市場就會陷於沉滯並難有成長。但是,第一層非顧客蘊含的卻是正待開發的龐大需求。非顧客通常比那些安於現狀的顧客,更能為藍海的開啟和擴大提供重要訊息。研擬未來的策略時,應該先超越現有需求,設法吸引非顧客,掌握反區隔化的機會。
  • 建立正確策略次序
    • 藍海策略的次序
      1. 買方效益(buyer utility):你的業務構想具備獨到的買方效益嗎?
      2. 售價(strategic price):你的售價讓廣大顧客負擔得起嗎?
      3. 成本(cost):你能用策略定價達到目標成本以賺錢嗎?
      4. 推行:落實你的業務構想會碰到哪些阻力?你是否一開始就設法因應?
    • 買方效益
      • 正確策略程序的第一步,就是確定買方效益。你有沒有讓顧客自覺非買不可的理由?
      • 由於藍海策略全盤脫離紅海紅的競爭思維,一開始就解決推行阻力也成了關鍵。
      • 新科技要是不能讓顧客的生活更簡便,或是更炫更有趣,就不可能吸引廣大群眾。所以,價值創新未必是科技創新。
      • 買方經驗週期的六個階段:採購,交貨,使用,輔助,維,拋棄
      • 六種效益槓桿:顧客生產力,簡單,便利,風險,樂趣和形象,環保
      • 從顧客和非顧客的整體買方經驗週期切入,產品效益最大的障礙在哪裡?你的產品能否有效消除這些障礙?如果不能,這種產品很可能是為創新而創新,或只是對現有產品略加修改。如果企業產品能通過這項檢測,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步驟。
    • 售價
      • 一開始就知道哪個價位能迅速吸引最多目標顧客,已經愈來愈重要。
      • 知識密集產品的興起,產生了可能遭到模仿的問題;因為創新的成本已被吸收,跟進者可以坐享其成。
      • 產品價位是否從一開始,就可以吸引龐大的目標顧客群?一旦產品結合獨特效益與策略定價,別人就很難跟進模仿。
      • 尋找正確價位:
        • 步驟一:確定大眾價格帶
        • 步驟二:在大價格帶裡訂出標準
    • 成本
      • 一定得用價位扣除預計利潤來推算成本,不能用成本加上利潤來訂定價位,才能創造對手難以趕上的成本結構。
      • 企業要達到目標成本,可以採取三個槓桿:簡化作業並引進成本創新措施,結盟合作,改變價格模式(創新定價)。
    • 推行
      • 新構想付諸實施前,應該先克服來自員工,企業夥伴和一般大眾的恐懼和疑慮。
  • 克服重大組織障礙
    • 實行藍海策略時,需要推翻現狀的幅度通常超越紅海策略;而在價值曲線採取較低成本也背離過去認知,因此較難推動。
    • 四大組織障礙:
      • 認知障礙:組織膠著於現狀
      • 資源限制:資源有限
      • 欠缺動機:員工士氣低落
      • 政治角力:強勢既得利益團體的抵制
    • 引爆點領導(tipping point leadership)的原理在於,每一個組織裡,都有一些人物,行為和活動,對企業績效具有扭轉乾坤的影響力。
    • 認知障礙
      • 數字是可以操弄的。目標若是過度誇大,等於鼓勵員工在預算編製過程做手腳,造成各部門的猜忌和敵對。
      • 面對惡劣現實:數字是可以辯駁的,也無法啟發人心,可是直接面對差勁的績效,會讓人感到震撼,無法推卸,並以行動加以改變。
      • 傾聽顧客的不滿:要克服認知障礙,不僅要讓經理人走出辦公室,實地視察,也必須讓他們親自聆聽顧客抱怨,而非仰賴市場調查。
    • 資源限制
      • 把資源轉向熱點:引爆點領導人不會只顧著爭取更多資源,而是致力於加強現有資源的價值。
      • 交換資源:除了調整內部現有資源的配置重點,引爆點領導人也會有技巧地把不需要的資源,拿來交換需要的資源。
    • 欠缺動機
      • 新策略要化為行動,眾人不僅必須讓體認到需要採取什麼行動,也必須以持久而有意義的方式推動目標。
      • 擒賊先擒王,魚缸管理法,化整為零
      • 所謂公平程序意指,讓相關人員參與決策,向他們說明組織做決定的根據,以及升遷的依據,並對績效訂定明確目標。
    • 政治角力
      • 不要孤軍奮戰,盡力爭取更高層和更廣泛的支持聲浪。辨認敵友,不要理會中間分子,並試圖為盟友的對手創造雙贏。
      • 要贏過你的敵手或惡魔,關鍵在於掌握他們所有可能的攻擊角度,並根據無可辯駁的事實和理由反擊。
  • 結合策略與執行
    • 企業一開始就必須結合策略與執行,建立各級員工的信任和使命感,達成自動合作。
    • 擬定策略時,如果能顧及公平程序,大家便能信賴作業環境的公平,自動自發合作,執行根據程序所擬定的策略決定。
    • 參與,解釋,期望透明化這三個標準共同形成公平程序的判斷依據,要是缺少三者中任何一項,都不可能產生公平程序。
    • 員工即使不喜歡公司的決定,但他們要是覺得受到公平對待,就會願意執行新的生產程序,這正是新策略的成敗關鍵。
    • 只要落實公平程序,最糟的員工也能變成最好的合作夥伴;因為他們的信任由此建立,所以自願執行最困難的策略轉變。
    • 個人的知性價值受到認同時,會欒意分享自己的知識;他們也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許,因此願意主動分享意見。
    • 員工的使命感,信任和自動自發,能讓公司以超乎尋常的速度,品質和一貫性,以低廉成本迅速執行並落實策略變革。
    • 在這個相互依存度愈來愈高的世界裡,外部利害關係人也在許多企業的成功中扮演關鍵的角色。
  • 讓策略主張一致化
    • 成功的策略有三種不可或缺的主張:
      • 價值主張:買方從售價減去他們支付的價格後得到的效用
      • 利潤主張:企業從售價減去他們生產與遞送成本後產生的收入
      • 人員主張:對需要支持與執行策略的人員提供正向原動力與誘因
    • 如果策略不能讓三種主張兼備並協調一致,通常會以短暫的成功或失敗告終。
    • 當三種策略主張同時追求產品差異化與低成本,企業就可以藉此達到高績效。
    • 三種主張環繞著產品差異化與低成本時,來自其中一種主張的關鍵因素通常會支撐並加強另外兩種主張。
    • 如果沒有適當地一致化,即使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藍海策略理念,加上住入市場時讓人印象深刻,吸引力可能仍然無法持續。
  • 更新藍海
    • 挾帶大量模仿障礙的藍海策略可以有效延長持久性。這些障礙從一致化,認知,組織性,品牌,到經濟與法律障礙不等。
    • 一致化障礙
      • 三種策略主張(價值,利潤,人員)的一致化,整合成一種環繞產品差異化與低成本的體系,進而建立持久性,形成強大的模仿障礙。
    • 認知與組織性障礙
      • 依據公司傳統的策略邏輯,價值創新看起來不合理。
      • 模仿通常需要大幅度相織性的改變。
    • 品牌障礙
      • 藍海策略可能與其他公司的品牌形象有所衝突。
      • 價值創新的公司贏得品牌口碑與忠實顧客,傾向避開模仿者。
    • 經濟與法律障礙
      • 市場規模不足以支持第二家競爭對手,因而形成天然的獨佔性。
      • 龐大交易量帶來快速的成本優勢,阻擋模仿者進入市場。
      • 網路的外部性阻擋模仿者。
      • 專利權或法律許可阻擋模仿者。
    • salesforce.com在其他公司的價值曲線開始接近時,會再度進行價值創新,因而屢次擊敗競爭對手。
    • 在任何特定時點都有同時在藍海與紅海游泳的必要,才能在公司層級的兩個海洋中成功。
  • 避免紅海陷阱
    • 人們的思考模式受到過去的背景與知識影響,經常會用舊有觀念去詮釋藍海策略,一不小心就落入紅海的陷阱裡。
    • 一:認為藍海策略是顧客導向的策略
    • 二:認為開創藍海必須在核心產業外冒險
    • 三:認為藍海策略與科技創新有關
      • 買方喜愛這些藍海產品並不是因為產品本身涉及最尖端的科技,而是因為它們讓科技從買方的心裡消失無蹤。
    • 四:認為開創藍海必須第一個進入市場
      • 藍海策略不在於第一個進入市場,確切來說應該是第一個正確將創新與價值連結的企業。
    • 五:認為藍海策略等於差異化策略
      • 當企業錯誤假定藍海策略與產品差異化策略相同時,他們通常錯過藍海策略可以二者兼得。
    • 六:認為藍海策略等於低成本策略
    • 七:認為藍海策略與創新相同
    • 八:認為藍海策略是行銷理論或利基策略
    • 九:認為藍海策略視競爭為壞事
    • 十:認為藍海策略與創造性破壞或中斷相同
      • 藍海策略是個較廣闊的觀念,超越創造性破壞,而且接納非破壞性的創造,這點是藍海策略首要強調之處。

自行練習藍海策略分析(沒有答案):

Leave a comment